? |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effectnews.cn |
2011年5月20日,為期兩天的第三屆中英癌癥生物學前沿研討會暨MRC-中國上海研討會——“細胞死亡、干細胞與癌癥”國際系列研討會圓滿閉幕。此次會議邀請了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卓有建樹的科學家,采用大會報告的形式,結合國內(nèi)外癌癥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從細胞死亡、干細胞和免疫學等領域的研究,及其與癌癥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交流,為我國科研人員架起與國外學者長期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生物谷為您繼續(xù)報道大會以腫瘤信號轉導和基因調(diào)控為主題的會議第三部分和以腫瘤代謝及臨床研究為主題的第四部分。 英國牛津大學Ludwig癌癥研究所牛津分部主任Xin Lu 教授做關于p53凋亡抑制蛋白i-ASPP表達對心肌病影響的報告。 英國萊斯特大學Martin Bushell 教授向大家講述miRNA在癌癥中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孔祥銀研究員就mRNA談了新見解。會上他指出,在哺乳動物的基因組中,雙編碼基因的轉錄并不稀奇。通過對人和小鼠轉錄組的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內(nèi)豐富的提前終止密碼子主要是由于RNA剪切噪音產(chǎn)生,這一發(fā)現(xiàn)能夠符合Splicing noise模型。 中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胡國宏研究員告訴我們MTDH蛋白基因8q22在原發(fā)腫瘤中已經(jīng)被擴增,不僅在原發(fā)腫瘤,而且在轉移擴散的腫瘤發(fā)展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上海腫瘤研究所朱景德教授從腫瘤生物學的角度來分析DNA的甲基化,并且介紹了新的DNA甲基化標志物在臨床中的應用。 會議第四部分由英國倫敦皇家學院Tim Ebbels 教授的演講作為開場。Tim Ebbels 教授在轉錄和代謝兩個方面分析了腫瘤細胞對的化療敏感性。
加拿大大學健康網(wǎng)絡高級醫(yī)學研究所麥德華教授(Tak W. Mak ) 教授以腫瘤代謝:穿越未來為主題,為我們?nèi)嫫饰隽税┘毎拇x途徑的改變。 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吳緬教授作P53調(diào)節(jié)磷酸戊糖途徑的演講。 北京大學周柔麗教授對上皮源實體瘤診斷的新標志物和治療新靶標:LAPTM4B-35作詳細介紹。
此次會議的勝利召開癌癥生物學研究領域蓬勃發(fā)展的美好前景。(生物谷Bioon.com) 相關閱讀 第三屆中英癌癥生物學前沿研討會隆重召開
Douglas R.Green:讓免疫系統(tǒng)去殺死腫瘤最關鍵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effectnews.cn |
|